在做過許多不同類型的案子、與多人遠端協作後,我想將綜合目前專案的UIUX「設計師工作心流」,筆記下來。
開案時,通常會有一些高階需求描述,內容、規格、方向並不是很清楚,但是但是大方向大家都知道,我通常會認為這個階段是「畫大餅」的階段,而專案經理或是負責人,則是負責將這塊餅「切小塊」進行討論,看看大家如何在時間內,「階段性的」完成「優先排序」的項目與功能。
之前最常在這階段遇到的問題,我相信也會有其他人遇到如下:
身為一個動作跟不上腦速的設計師,當我被分派了某個工作項目,一開始我都會掉入「過度」延伸去思考這件個專案的可行性、還有評估作法的「心裡情節」中。
像是「研究調查」、「比較競品」、「探測市場價值」這些事,看似屬於「專案經理」或是「商業分析師」的工作範疇,但實際上在專案的每個小階段,團隊的每個成員,包含UIUX設計師或是RD,我們也在自己的工作範圍內「重複」上述的研究、影響彼此的工作內容,我認為這並非毫無意義或是重工,也不單單是紀錄需求這麼簡單。
起始階段,老闆看到一個V1.0的項目,進而延伸出更遠大的目標時。因為專案底下的人,有各自經驗與工作方式,很容易直覺聯想到「資源人力不足」、「時間不夠」、「成本太高與目標太大」的狀態。
於是產生「資源匱乏」、「時程太趕」….等的想法,進而阻礙了後續的行動,這些想法都會讓專案無法「真正啟動」。
這時對團隊而言,「專案」沒有真正「開始」。
其實我也屬於前期想太多,無法下筆的人。
認識了一些開發手法後,我特別愛用「敏捷開發」的思維在工作執行上,談到敏捷,可能會有很多人白眼。
但是它鼓勵自己「嘗試」、「容錯」、創造自己有機會聽取「反饋」的工作心態,我覺得很值得實踐。先聽、想辦法讓自己動起來、反正錯了就及時修正、減損,這樣我就能賺到真正優化升級產品的時間。
大家都喜歡聽「好聽的」、「稱讚的」、「順耳的」,但UIUX的這份工作中,除了正向的回饋,其實我也在負面的回饋中,最直接得到設計上的成長。
剛工作的時候,對於自己精心設計的流程被批判,做得完美的畫面被嫌棄沒有價值時,也會產生各種不堪的想法。
聽到的批評或是高見,很容易歸納成「是你說的需求不夠清楚」、「是因為需求變來變去」,我已經做得很好了,每一句都往心裡去。對自己辛苦完成的作品像是小寶物一般珍惜愛護,難以忍受各種聲音。
經歷好幾輪磨練後,我慢慢了解發現自己的思維「轉了一些角度」。慢慢理解:「在設計上,其實沒有100%正確的做法或是流程」,並不需要因為他人回饋詆毀自己的能力、也不需要把他人的回饋完全當作挫折,可以客觀評自己設計的成果、也可以每次試著調整一些。
是否有能力應變這個狀況、不管是技能樹、或是心理建設上,似乎才是這份工作需要持有的態度。
Ed Sheeran曾經說「成功本身本來就沒什麼特別的,成功本來就是由100次的失敗後發生的。」
雖然選擇「當設計師」都是因為自己在某種職業能力上特別突出,所以才會選擇這份職涯。不光是圖畫得特別漂亮、或是美感特別好、可以用圖面呈現自己的想法、邏輯思維特別清楚。
但投入設計工作在心理建設上的準備,很少聽人談到「接受失敗」的心理建設、尤其是「設計過後還有失敗?」!這對設計師來說、更是巨大無比的打擊。
但我的職業似乎也像這句話的描述,要一直提煉「容錯」的包容率,重要的是藉著這次經驗調節,讓產品更接近成功。這mindset也讓我覺得自己似乎能成長成更好的人(也許是自我感覺良好…?maybe)。
因此,UIUX產品設計師的職業,對我來說像是一個與「產品」一同接受各種淬煉的職業,它苦你也一起苦、它有成長你也有收穫。
我在看某些我覺得設計的很棒的產品時,我能想像這些設計師和他的團隊、是多麼努力在提煉自己的能力,不論天賦、專業、或是透過回饋。整合肯定和否定,都會讓設計者會和產品一起成長。
專案起始階段,正是專案經理發揮價值的登場處,在有限的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下,切分工作階段,並開始專案、執行、監控專案。
而當開案評估告段落,告知「設計師」開始討論項目時,我會開始替自己心裡做「犯錯」的準備。
「經理知道大方向、我知道他沒注意到的細節還有可行性」, 也因為設計者著重在後續的細部規劃,所以會「擔心」自身資訊的來源不正確、或是需求變動調整,這也是因為這個心理因素,會希望「有一定把握」掌控自己工作、會提出很多質疑,然後進而開始產生很多合作的矛盾。
「不能因為不確定就放棄挑戰、要開始跟著產品磨練了!」,也許我心底還是很正向面對問題的人,就對著自己心裡這麼說吧!
不是每個主管都願意栽培你,但是在經手的「設計專案上」卻是能 確實栽培發現自己的天賦的地方。
現在我還是會刻意提醒自己,畢竟我的成長環境文化容錯率很低,中文考試也時常是「挑錯字」取得實際的分數。
會「挑錯」的人成績會比較高,「會抓錯誤的人比較厲害」的隱性偏見已經形成。這樣成長背景下,會習慣性的看見別人的錯誤。但是除了「分辨對錯」之外,在UIUX的工作裡,觀察自己「哪裡做對了」,其實對處理工作上更有幫助。
雖然 UIUX是為了符合大多數人取向優化體驗而設計的職業,實際上卻一直在工作上對抗自己身為人的慣性 ,包容接受許多不同的反饋、而不失去如何展現自己的能力,這也是這個職業最有趣的地方。
曾有位習慣一改再改、idea很多的主管,他時常在我好不容易做出設計後、看著設計圖和我說「you should think deeper…(挑眉)」,當時的我時常被這舉動弄得心裡不舒服。
但現在我覺得,這句話沒有錯,可能這位主管在領導上並不擅長引導跟教練、缺少說話的藝術,但是think deeper….it’s true. 也的確,現在的回頭看當時的設計,沒有根據數據邏輯回饋分析自己的設計做出更恰當的調整,好好消化「 deeper 」需要經驗也需要時間。
雖然成為一個會畫圖的uiux設計師,只要經過軟體的訓練還有基礎知識,大家都可以踏入這個產業。但是成為一個可以與他人溝通協調合作、淬煉產品成果、達成目標、升級體驗的設計師,往往需要更多元的努力與練習。
獻給在泥濘上打滾的UIUX設計們,一起共勉之。